七方面入手攻堅農業面源污染
更新時間:2015-07-26 13:0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閱讀:1737
全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會議7月26日在四川成都舉行。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說,要建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長效機制,促進農業發展由資源消耗型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轉變。當前,要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即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逐步減少化肥、農藥施用總量,實現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農膜基本資源化利用,來打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攻堅戰。
據介紹,圍繞以上目標,農業部今后將從以下七個方面推進農業生態環境保護。
——堅持控量提效,大力發展節水農業。農業部提出,到2020年確保農業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720億立方米,根本出路要發展節水農業,推進工程節水、品種節水、農藝節水、管理節水、治污節水。
——堅持減量替代,實施化肥零增長行動。大力推廣科學施肥,提高用肥的精準性和利用率,鼓勵農民多使用綠肥和農家肥。
——堅持減量控害,實施農藥零增長行動。堅持綜合治理、標本兼治,實現科學、精準施藥。確保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30%以上,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率達到40%以上。
——堅持種養結合,推進畜禽糞污治理。推行標準化規模養殖,力爭到2020年,75%以上的規模畜禽養殖場(區)配套建設廢棄物貯存處理利用設施。
——堅持五化并進,全面開展秸稈資源化利用。在大氣污染重點區域,啟動秸稈綜合利用示范縣建設,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問題。確保到2020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
——堅持綜合施策,著力解決農田殘膜污染。對加厚地膜使用、回收加工利用給予補貼,推廣“舊膜換新膜”政策試點。力爭到2020年,當季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
——堅持點面結合,穩步推進耕地重金屬污染治理工作。加快推進全國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普查,實施治理修復試點示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