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區含砷尾礦及廢渣穩定化研究
更新時間:2016-06-21 10:12
來源:環境工程學報
作者:
閱讀:3199
摘要:
通過"硫酸-硝酸法"浸出實驗,以砷的浸出濃度為控制指標,選用FeCl2為穩定藥劑,對礦區砷渣進行藥劑穩定化研究。考察Fe/As摩爾比、pH值、粒度、溫度及穩定時間對砷浸出濃度的影響,通過研究穩定化前后砷形態的變化,探討重金屬遷移轉化規律。結果表明:砷浸出濃度隨FeCl2投加量增加而降低,當Fe/As摩爾比為1,pH=6.5~7.5時,常溫下穩定化1h后,砷浸出濃度低于2.5mg/L且基本達到穩定,達到《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8-2001)的入場要求;隨反應溫度升高,砷浸出濃度略有升高;礦渣穩定化處理后,砷從生物有效性高和毒性大的形態逐漸轉化為毒性小、穩定性強的形態,但礦物組成和化學組成不同,砷形態的遷移轉化也略有不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606211012413742.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