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廢水處理中絮凝沉降工藝的改進與應用
更新時間:2016-11-08 15:57
來源:環境工程學報
作者:
閱讀:3279
摘要:
以皮革污水處理中的絮凝沉降工藝為研究對象,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用量、聚合氯化鋁鐵(PAFC)用量及污水pH值對COD去除率的影響。結果表明,污水pH值是影響絮凝沉降效果的關鍵因素,將污水pH調節為7.0后,即可用0.4mg·L-1的PAM與1g·L-1的PAFC實現54%的COD去除率。同時研究了活性炭及硅藻土對污泥膨脹的應急處理效果,當添加量均為1g·L-1時,活性炭能夠在1h時迅速使沉降比下降20%,而硅藻土雖見效較慢,但其長時間的沉降效果遠好于活性炭(能夠在8h時使沉降比下降64%),說明兩種物質的投加時機應有所不同。以上研究成果應用于皮革污水處理廠后,提高了污水處理效果,并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611081557187800.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