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排放背景下煙氣消白技術路線研究
更新時間:2019-06-18 10:04
來源:《潔凈煤技術》
作者:
閱讀:4367
摘要:超低排放背景下燃煤電廠大多采用濕法脫硫裝置,裝置出口飽和濕煙氣排放后一般會在煙囪出口形成濕煙羽,對生態環境及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本文基于切線法對煙氣及環境空氣狀態進行計算,確定濕煙羽消除的臨界溫度及混合空氣當量比,比較不同煙氣消白技術路線的適用環境條件及技術參數。研究結果表明,環境溫度越低、相對濕度越高,濕煙羽消除難度越大。環境相對濕度為60%,脫硫塔出口煙氣溫度為50℃時,不采用任何措施的前提下可實現無濕煙羽排放的臨界環境溫度為37. 3℃,可見在常見環境條件下,調整濕法脫硫裝置出口煙氣狀態參數以消除濕煙羽是有必要的。假設可適用的煙氣最大降溫幅度為30℃,最大升溫幅度為30℃,僅采用煙氣加熱技術可消除濕煙羽的臨界環境溫度為12. 9℃;僅采用煙氣冷凝技術可消除濕煙羽的臨界環境溫度為8. 7℃;采用煙氣冷凝再熱技術可消除濕煙羽的臨界環境溫度為-12. 9℃。對于空氣加熱混合技術,基于切線法對空氣煙氣混合過程進行熱平衡計算,確定可消除濕煙羽的臨界空氣當量比。將煙氣加熱、煙氣冷凝及空氣加熱技術組合使用可拓寬煙氣消白適用的環境條件。











.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jpg)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