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今年收官,確保目標任務高質量高水平完成
【谷騰環保網訊】2025年是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收官年,這一年80%的鋼鐵產能要實現超低排放。
7月26日,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指導,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主辦的2025(第十六屆)鋼鐵行業節能減排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介紹,截至7月20號,共有197家鋼鐵企業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一大批超低排放技術實現突破、廣泛應用,大幅提升了鋼鐵行業綠色化水平,有力推動了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
“為更高質量實現目標,我們要進一步發揮鋼鐵人的韌勁,特別是非重點區域和電爐鋼企業,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確保目標任務的高質量高水平完成。”姜維表示,減排成績來之不易,超低排放要做到“長效保持”,決不能“開倒車”,要充分研究如何通過技術進步和管理提升,實現企業生產經營和環境保護“同頻共振”,在實現高標準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同時,努力推動技術進步,加快先進使用技術的應用推廣,不斷降低治理設施運行成本,降低投資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
同時,姜維強調,要科學、公平對待超低排放工程,重視科技進步推動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科學治理,特別是加大新質生產力在傳統產業的應用升級,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反對盲目加嚴指標、反對違反科學的超超低。
“我們推動行業三大工程‘超低排放、極致能效、數字化轉型’,既相互獨立開展,實質又有很多協同的理念、技術。例如數字化的技術應用于能源智慧管控,實現多能源介質協同優化配置,不僅節能,又利于減排,還利于提高效率,實現降本。有專家判斷,僅數字化技術在鋼鐵節能領域的應用,可以實現節能降碳15%,這大大超過我們2020年編制發布鋼鐵行業低碳技術路線圖時的預期,而這就是新質生產力與傳統產業協同的價值。”姜維建議,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對超低排放A類企業,國家應強化差異化政策,從退補、獎補、產量指標等方面予以支持。對沒有按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應有相應懲戒措施,實現公平市場競爭,杜絕劣幣驅逐良幣,體現國家政策的嚴肅性。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