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碳即海洋碳匯、藍色碳匯,指海洋和沿海生態系統從大氣中捕獲的二氧化碳,包括儲存在海水和沉積物中各種形態的碳。實際上,海洋儲存了地球上約93%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
隨著碳中和目標不斷推進,低碳發展已成為各行業重要的轉型方向。旅游業作為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大的高敏感行業,向低碳轉型既是其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低碳經濟的實踐。
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碳市場)正式啟動。這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也是推動實現碳達峰目標與碳…
我國暴雨洪水集中、洪澇災害頻發,城市洪澇問題歷來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近20年,在全球氣候變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背景下,“城市看海”現象連年發生,城市洪澇災害問題日…
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說實話,中國要完成2060年碳中和這個目標非常難。通過宣布這個目標,中國實際上是發動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全球綠色革命,要帶動各國的減排目標提…
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上莊嚴宣布,我國2030年和2060年分別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以下簡稱“雙碳”)的“雙碳”目標。
全球實現碳中和面臨不少障礙:世界綠色能源和綠色碳匯快速發展受限;現有工業過程和消費過程節能減排的潛力有限;現有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不僅難于捕集、封存而且缺少用途。…
自2020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將于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后,“低碳經濟”與“綠色金融”一下子成為了金融圈的熱門話題。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 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碳達峰、…
各位院士,針對“雙碳目標”(編者注:”雙碳目標“指碳達峰、碳中和),中國科學院學部設立了一個重大咨詢項目——“中國碳中和框架路線圖研究“,由張濤院士、高鴻鈞院士…
最近智慧水務概念火熱,BIM也越來越被大家看重,但是城鎮水務行業BIM敘事的重點,似乎永遠都在施工過程的花樣模擬、協同管理之上,設計階段的BIM應用仿佛是理所應當之事。
碳達峰碳中和在中國的實施過程中,政府和市場兩個層面都在進行著力,針對化工行業而言,下面對應從園區與企業應如何開展工作進行探討。
現階段,中國又面臨了增長動力不足的問題,其實也是推動低碳發展的好時機。碳市場的價格信號要形成全社會的引導,還取決于能否形成順暢的傳導,而電力系統是最重要的“二傳…
2021年是中國碳中和元年。自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布“30·60”碳減排目標后,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地位逐步提升,重要性不斷凸顯。今…
全國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經進入上線倒計時。此前,生態環境部公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不僅將碳排放權交易從地方試點擴展到全國,同時也將交易氣體的范圍從二氧化…
十四(si)五(wu)開篇(pian)之年,我(wo)國大氣污染防治(zhi)進入第三階段(duan),VOCs治(zhi)理任(ren)務…
自(zi)十三五規劃(hua)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zhi)理熱”,尤…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guang)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yan)論證、反復修改完善(shan)之(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