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事關人類可持續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2022年10月,川渝兩地人大常委會聯合啟動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四川條例”和“重慶決定”執法檢查,實現了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執法檢查的全覆蓋。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3月5日上午9時,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
“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圍繞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等戰略要求提出提案1400余件。” 3月4日,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開幕會上,會議主席團常務主席邵鴻報告十…
3月5日上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結束后,2023年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開啟。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走上“部長通道”,并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我國有各類工業園區約22000多個,各級各類工業聚集區(集中區)數量眾多。工業園區生產和使用的化學物質多達萬余種,是工業新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也是治理和管控的主要對…
2月24日,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推進會,總結黃河生態保護治理工作進展,組織動員流域9省區和相關部門找準主攻方向,保持戰略定力,更加積極主動地推進…
2月22日10時,生態環境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本次發布會主題為“扎實推進碧水保衛戰”,會議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水生態環境司司長黃小贈參會。以下為圖…
統計數據顯示,自我國簽訂《巴黎協定》以來,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結涉碳案件近112萬件。隨著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持續推進,涉碳訴訟案件數量呈現逐漸增多趨勢,各級…
生態保護修復是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為提升生態系統自我恢復能力,增強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質量的整體改善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的全面增強,遵循…
生態保護修復是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為提升生態系統自我恢復能力,增強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質量的整體改善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的全面增強,遵循…
現代生態農業是研究農業生物與生態環境間相互關系的科學,以生態理論為基礎,以現代農業技術為手段,以農業可持續發展為核心,追求農業與環境、生態與經濟的平衡,以求達到…
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近年來,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全面建成新發展格局還任重道…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市新污染物治理行動工作方案》,安排制定落實法規制度,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體系;開展調查監測,評估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狀況;嚴格源頭管控,防范…
2022中國環境企業50強榜單已于近期揭曉。50強企業是中國環境產業各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對產業發展發揮著重要引領作用。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