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隨著流域點源污染控制工程的實施,面源氮、磷入湖量占流入滇池總量的比例已超過50%,因此控制面源污染已成為解決滇池富營養化的關鍵。
重金屬廢水的常規處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學沉淀法、離子交換法、蒸發濃縮法、電解法、活性炭和硅膠吸附法和膜分離法等,但這些方法存在去除不徹底、費用昂貴、產生有毒污泥或…
臭氧在礦泉水、純凈水及飲料用水生產中的應用 |
目前,在我國瓶裝飲用水市場上,主要有礦泉水和純凈水兩種飲用水。在飲料市場上,各種飲料的主要成分均為水,稱為飲料用水。在此,就礦泉水和純凈水兩種飲用水及飲料用水的…發布時間:2009-06-15 13:41
采用多個池塘循環養殖生態系統,利用“藻類-螺類-鱸魚-微生物”營養鏈關系對養殖廢水中多余有機質、營養鹽的去除,研究了養殖廢水凈化、循環利用及水體多余藻類生物量資源…
氧化氯于1811年首先由Humphrey Davey制得,1944年應用于飲用水的消毒、脫色、除臭,二氧化氯處理飲用水的中則不會產生三氯甲烷等氯化副產物,80年代后期,二氧化氯作為食品…
組合成一體的創新型膜生物反應高效污水處理專利技術:該技術適用于高難度、高濃度制藥有機廢水(如造紙廢水、垃圾滲透液、印染廢水、、乳化油污水、餐飲廢水、制藥化工、煉…
現有的生物處理廢水技術,計有兩大類,一類為好氧生物處理,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各種生物膜法,另一類為厭氧生物處理,常用的有沼氣池法、上流式厭氧污泥床法等這兩類方法…
概述了國內外餐飲廢渣資源化利用的立法情況及處置管理的現狀,介紹了化學分解法、好氧生物法、微生物發酵法、高溫炭化法等現有的處理技術,列舉了餐飲廢渣再利用制取可燃氣、…
本項目技術稱作“耐溫酶溶解(S-TE)法”,是利用嗜熱脂肪芽胞桿菌產生的酶(如淀粉酶和朊酶)在65℃下使污泥溶解,溶解的污泥返回曝氣池被分解,是實現活性污泥法剩余污泥…
自50年代起,醫療廢棄物處置已引起世界各國廣泛重視。我國1998年頒布的《國家危險廢棄物名錄》中規定,與醫療廢棄物有關的HW01(醫院臨床廢棄物)、HW03(廢藥物、藥品)和HWl6…
從高溫蒸汽處理醫療固廢的原理來看,醫療固廢高溫蒸汽處置技術可消除醫療固廢的感染致病性,但不能消除醫療固廢的化學毒性。因此,從處置原理角度出發,該技術適用于處置感…
生活飲用水中大腸茵的再生長問題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本文介紹了大腸苗的再生長類型及其證據,同時闡述環境因素,細菌營養,消毒劑殘余量,腐蝕沉積物積累,水力條件等對…
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基本上以化學性污染為主。具體污染雜質有無機污染物質、無機有毒物質、有機有毒物質、植…
研究苔蘚植物監測大氣污染的方法很多,列舉了常見的9種,如生態調查法、污染影響指數法、大氣清潔度指數法等,每種方法適用于不同的情況。苔蘚植物作為大氣污染的良好指示…
早在40年代就有大量關于二氧化氯作為殺菌劑的報道,如: Ridenour(1947)研究表明,在pH為7.0的水中當二氧化氯的濃度為0.1mg/L時,在5min內能殺滅一般腸道細菌,如傷寒桿菌、…
國家有關部委表示,中國將停止在建的糧食乙醇燃料項目,在不得占用耕地,不得消耗糧食,不得破壞生態環境的原則下,堅持發展非糧燃料乙醇。這一新政策的出臺,意味著包括天…
本項目技術稱作“耐溫酶溶解(S-TE)法”,是利用嗜熱脂肪芽胞桿菌產生的酶(如淀粉酶和朊酶)在65℃下使污泥溶解,溶解的污泥返回曝氣池被分解,是實現活性污泥法剩余污泥…
Burleson等試驗將臭氧氣體通入染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熒光假單胞菌、鼠傷寒沙門氏菌、福氏痢疾桿菌、霍亂弧菌的磷酸鹽緩沖液中,作用15秒后,以上細菌全部殺滅;白…
十(shi)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duan),VOCs治理任(ren)務…
自十三五規劃(hua)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re)”,尤…
5月31日,在經歷了(le)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fan)復(fu)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