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上換新 安陽VOCs治理跑出加速度
【谷騰環保網訊】“活性炭更換到期日期為2025年6月30日,剩余7天到期,請及時更換活性炭。”6月23日,河南省安陽市一家公司工作人員收到這樣一條預警消息。這樣高效、便捷的預警提示信息,得益于安陽市上新的“碼上換”預警系統,為規范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作,安陽市生態環境監測和安全中心通過“一碼管全程”的數字化手段加強監管,推動全市有機廢氣治理邁入“智慧監管”新階段。
“碼”力十足,解決治理頑疾。“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VOCs治理是關鍵一環。然而,作為VOCs治理的核心設施,活性炭吸附裝置長期面臨三大頑疾:企業更換不及時、管理標準不統一、臺賬不規范。以往企業常因生產疏漏延誤更換,監管部門為此要投入大量人力開展現場巡查。”采訪中,安陽市生態環境監測和安全中心工作人員馬海強向記者介紹,“碼上換”預警系統平臺的上新,通過“一碼管全程”“一設施一碼”的數字化管理,徹底扭轉這一局面——企業掃碼完善設施信息并首次打卡后,系統自動生成運維臺賬,生態環境部門審核通過后,將二維碼張貼于設施醒目處,供企業與巡查人員隨時查看狀態。到期前7天,系統以短信形式推送至企業負責人,進行更換提醒,推動企業從 “被動整改”轉向“主動治理”。
一“碼”溯源,提升治理效能。“一設施一碼”的背后,是大數據“智慧監管”的力量。企業通過手機掃碼動態錄入活性炭的填充量、碘吸附值、更換時間等參數,同步綁定購買發票、檢測報告等憑證。這不僅意味著監管部門對全市相關設施有了精細化了解,更能有效杜絕活性炭以次充好,填充量不足、更換不及時等實際問題,每一條數據都成為提升廢氣處理效率的基石,為后續的精準監管與科學決策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
為檢驗預警系統平臺的實用性和便捷性,安陽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與市生態環境監測和安全中心監控二部率先在文峰區開展試點,與企業面對面溝通,針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和建議,不斷完善和優化。前期通過多次組織視頻會議的方式,對全市9個縣(市、區)相關人員開展培訓,推廣《活性炭設施指導手冊》,明確選型標準、填充要求及臺賬規范。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59余家涉氣企業704個治污設施納入“碼上換”管理,智慧監管的種子在安陽大地生根發芽。
如今,“碼上換”平臺為生態環境執法監管裝上了“智慧眼”,若企業逾期未更換,預警信息會自動推送至執法部門,靶向開展專項檢查;對未按環評配備設施或廢活性炭處置不規范的,依法查處。另外,針對有些企業可能因近期生產不佳而暫時停產或長期停產的,預警平臺特設了延期申請,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判定,實現柔性執法與精準監管的有機結合。
“預警平臺的投用只是起點,未來實現深度賦能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今后精準治污的新起點。”馬海強表示,該中心將持續深化平臺應用,確保企業新增活性炭設施及時納管,通過企業上傳數據與監管、執法檢查的聯動分析,構建“預警—審核—處置”的閉環管理。同時,強化技術幫扶,積極配合全市開展VOCs治理“一企一策”診斷,推動低效設施升級改造,以數字化手段為安陽治理VOCs工作注入更強動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