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基礎設施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增進民生福祉的基礎保障,是完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重要支撐。
今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之年,作為深入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重點任務之一,入海排污口的溯源整治工作需進一步提速。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文萊、柬埔寨、老撾、新加坡、泰國、越南等6個東盟成員國以及中國、日本、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共10國正式生效,標志著全球…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了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的目標,明確農村廁所…
水是生命之源,確保地下水的質量和可持續利用是重大的生態工程和民生工程;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嚴格執法監管,堅決遏制地下水污染加劇的趨勢。
隨著污水量增加、水質標準提高和處理功能拓展,使污水處理廠建設用地需求不斷增加,為節省污水處理廠占地,鄭州新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格柵及沉砂池采用了集約化設計方案。…
2021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黃河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然而,黃河部分水體水質較差,支流生態流量不足,水生態系統受損,水環境風險防范壓力大,與“十四五”…
本研究通過梳理我國重大生態環境工程項目管理現狀,包括制度建設、工程標準體系建設、績效管理體系建設等,結合“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和任務要求,分析當前我國在生態…
2021年11月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加強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做出部署:“加強新污染物治理。制定實施新污染物治理行…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日前召開的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強調要“把大保護作為關鍵任務”…
10月15日,新一輪電價改革開啟。燃煤發電市場交易價格浮動范圍由現行的上浮不超過10%、下浮原則上不超過15%,擴大為上下浮動原則上均不超過20%,高耗能企業市場交易電價不…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下稱全國碳市場)上線即將滿百日。截至10月18日,全國碳市場總成交額已超8億元,隨著首個履約期臨近,市場日漸活躍。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近日公布了第三批典型案例,在中央第七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曝光的《中國黃金集團河北金廠峪礦業公司以采空區治理之名、行露天開采之實》一案中,金廠…
9月22日,中紀委網站《要聞》欄目刊發文章《跟進壓責護航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落實 嚴防被壓減項目反彈》,文中提到,將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工作列為對碳達峰碳中和開…
十四五開篇之年(nian),我國(guo)大氣污(wu)染防治進入(ru)第(di)三階段,VOCs治理(li)任務…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you)…
5月31日(ri),在經歷了廣(guang)泛征求(qiu)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xiu)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