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源(carbonsource)是可為污(廢)水生化處理系統的微生物生長代謝提供營養物的含碳元素化合物。碳源分為單一碳源和復合碳源,單一碳源是只含有一種有效碳源成分的碳源。…
近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對重點城市開展大氣環境執法專項行動,發現一些企業污染治理設施缺失或運行不正常、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落實不到位問題、施工揚塵污染等問題…
新加坡樟宜2新生水項目產水能力22.8萬m3/d,設計總回收率>70%。該項目利用城鎮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為原水,經過微濾系統與反滲透系統雙膜法兩級處理,生產出的新生水用于工…
獲悉,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21年度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工作方案,加強危險廢物污染防治,鞏固和深化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工作成效
反滲透(RO)/納濾(NF)膜元件在長期運行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發生膜污染,當產水水質無法滿足應用指標時,就需要對膜元件進行更換。
綜述了微污染水源地水的水質特點、污染來源以及污染現狀;針對微污染水源水的主流處理方法進行了概述;對微污染水源水生物處理技術進行了探討。
我國工業場地土壤重金屬尤其是多金屬復合污染形勢嚴峻。其治理目前仍存在場地污染環境調查精度不足、標準體系有待完善、概念模型準確性較差、修復和風險管控技術的長效性較…
隨著大氣環境問題從煤煙型向以細顆粒物和臭氧為特征的區域復合型污染演變,我國大氣污染控制模式從以污染物排放濃度控制為核心、以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為核心逐漸走向以大氣…
廁紙等纖維素成分在污水中含量不菲,它們在生物處理過程中非但很難降解,反而會增加系統的運行負擔。因此,國際上已開始從污水中分離纖維素的研究與實踐。
“雙碳”目標為建筑節能劃定了新的方向,22年即將實施的強標GB 55015《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要求建筑碳排放計算,進一步明確新建建筑更高的節能設計標準(居…
日前,江蘇發布焦化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對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放做了具體要求,其中大氣污染物塵硫硝的要求是10/30/100。
溫室氣體的過量排放導致溫室效應不斷增強,對全球氣候產生不良影響,二氧化碳作為溫室氣體中最主要的部分,減少其排放量被視為解決氣候問題最主要的途徑,如何減少碳排放也…
11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全國煤電機組改造升級實施方案》。方案稱,我國力爭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和努力爭取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對優化能源結構和…
電滲析(ED),作為膜分離中發展較早的分離技術,是在電場作用下,以電勢差為驅動力,利用離子交換膜對料液進行分離和提純的一種高效、環保的分離過程。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