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T 工藝污水廠設計的改進方案
CAST工藝也稱循環式活性污泥法(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 屬于 SBR 工藝的一種變型, 其以諸多優越的性能受到了設計人員和運行人員的廣泛歡迎, 在我國的發展也日趨成熟。但目前的設計中通常僅對其工藝特性如各項工藝指標的去除效率等加以重視, 而對運行操作中的一些細節問題考慮得不是很充分, 從而影響到它應有的運行效果, 同時也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難和浪費。以下是筆者根據若干 CAST工藝污水處理廠的運行實踐對本工藝提出的一些改進意見和建議, 謹供設計人員和污水廠工藝人員參考。
1 運行工藝的節能措施
CAST 工(gong)藝的自動化運(yun)行程(cheng)序是實(shi)現 CAST 工(gong)藝正常運(yun)轉(zhuan)的一(yi)個重要組(zu)成部分(fen)。通常設(she)計工(gong)藝是4 組(zu) CAST池, 其運(yun)行時序如表 1 所示(shi)。設(she)計中由(you)兩(liang)組(zu)鼓(gu)風機(ji)分(fen)別向(xiang)兩(liang)組(zu)池獨立供氣(qi),如圖 1 所示(shi)。
![]() |
這種工藝方式考慮了每組 CAST 池進水時會存在水位差, 因而必須兩臺風機獨立向對應的CAST池曝氣才能保證空氣分配的均勻性。這樣鼓風機無論水量大小或是污染物濃度的高低都必須有兩臺風機同時運行, 在水量較小或是污染物濃度很低的情況下會大大浪費電能。實踐中, 我們一座CAST 工藝污水處理廠, 設計水量 6 萬 t/d, 進水COD為 400 mg/L, 運行中實際進水量約在 4 萬 t/d左右, 進水 COD 約 300 mg/L, 采用上述運行方式,兩臺風機運行, 在日常運行中即使將每臺風機風量調節到最小幅度, CAST池溶解氧仍居高不下, 一方面不利于污水廠節能, 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活性污泥系統的穩定運行。為此我們在運行程序上作了調整, 見表 2。
在這種工況下, 每個工段下僅有一座 CAST池處于曝氣狀態, 各池不存在曝氣水位差的問題, 我們采用一臺鼓風機供氣即可滿足全部曝氣要求。實踐中, 由于進水濃度低, 雖然曝氣時間比原設計少0.5 h, 但出水各項指標仍然完全達標, 即使風量調到最低限度, 曝氣末端溶解氧仍然可高達 7 mg/L 以上, 可見采取本措施節能效果非常顯著。 每個工藝周期由原來的 4 h 延長到 6 h, 由于當前水量為設計水量的 3/4, 所以對處理能力沒有影響。 而且, 如果閑置時間不計入周期, 則實際運行周期為 4.5 h, 只需 3座 CAST池即可運行, 另 1 座池可進行檢修維護。為適應多種不同的工況, 我們對自控程序作了多種設計, 從而在運行中可以針對各種運行條件自由切換程序, 不僅可以取得良好的節能效果, 還發揮了 CAST工藝脫氮除磷的優勢。
2 沉淀潷水過程中氣泡影響的消除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CAST 工藝污水廠設計的改進方案.doc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