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在湖北省黃岡市距長江2.5公里處,一座相當于80個足球場大的磷石膏庫發生滲漏,水體受到污染,總磷濃度超標3474倍,群眾頗有怨言。
碳排放權配額分配模式以及利弊分析要使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發揮效果,必須要對經營者等在削減CO2排放方面設定其具有法律拘束力的義務之外,還要正確地處理以下法律、政策問題,…
伴隨國家全方位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政策制定和實施,尤其是氣候投融資標準體系建設、氣候信息披露標準逐漸完善,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正式開市。
第二輪第四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日前啟動,組建7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對吉林、山東、湖北、廣東、四川5個省,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
7月16日,全國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在上海正式開鑼,各行各業都對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碳排放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下面按照本公眾號一貫的風格,嘗試用簡短的語言…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將“氣候變化”定義為:“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觀察,在自然氣候變化之外,由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地改變全球大氣組成所導致的氣候改變。”
碳排放權交易的推廣和“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目標的提出,預示著能源革命的到來,而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市場化的會計工具,即與碳交易市場密切相關的碳交易…
碳排放權交易體系(ETS),又稱碳市場,是鼓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一項有效政策。一般來說,政府或其他指定的權威機構決定碳市場參與者在規定時間段內的溫室氣體排放限額,…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向全世界承諾,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雙碳目標是在我國經濟持續增長、能源需求還在增加的背景下提出的,實現這個目標不僅需要我國能源結構的加速轉型,更是經濟結構的一次巨大變革,是一場意義深遠的供給側和需…
碳中和是指國家、企業、產品、活動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
碳交易市場是以降低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為導向的低碳經濟模式下產生的市場行為總和,是通過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現低碳發展并最終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全新市場。
各碳中和相關企業: 全球氣候變暖確定性強,減排控溫刻不容緩,自人類工業化以來,由于化石能源的廣泛使用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升高,使得溫…
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以鋼鐵工業為代表的能源密集型產業向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的CO2等溫室氣體。近些年,氣候變化、物種衰減等問題愈發突顯。
近日,2021投資高峰(福州)論壇舉辦。IMI顧問委員、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先生在會上進行主題發言。主題聚焦于碳中和之下的交易配置邏輯以及帶來的投資機遇…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52個世界地球日。半個世紀過去,世界人口由37億飆升至76億,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已給地球上的生物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
十四五開篇之(zhi)年,我國大(da)氣污染防(fang)治進(jin)入第三(san)階(jie)段,VOCs治理任(ren)務(wu)…
自十三(san)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li)熱(re)”,尤(you)…
5月(yue)31日,在經(jing)歷(li)了(le)廣泛征(zheng)求(qiu)意見(jian)、充分調研論(lun)證、反復修改完(wan)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