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逐步風靡全球,成為各個重要企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老齡社會和新冠疫情等不確定因素的有力抓手,也成為優秀企業的新標桿,…
城鎮污水處理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自1980年代開始投資興建一批污水處理設施和污水處理廠,到2002-2015年的市場化改革,BOT、TOT等特許經營權模式成為主流,再到2016-2020…
30日,記者從南寧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開展情況通報新聞發布會獲悉,經過近三年的攻堅治理,南寧市于2020年底全面打贏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建成區38段99.4公里黑臭水體已全…
湖北長江三峽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是國家第三批試點,范圍涵蓋宜昌市沿江的8個縣(市、區)、恩施州的巴東縣、荊州市的松滋市,總面積1.47萬平方公里,試點期3…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環保產業要應對哪些挑戰?如何再定位、再出發?近日,在2021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圍繞這一話題展開熱烈討論。
7月13日上午,內江經開區交通社區網格員馬聰和同事一起走門串戶,向社區居民宣傳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已經成了我們這里的新時尚。”馬聰告訴記者,自今年年初開展垃圾分類…
“一級A標準水是什么呢?就是生活污水在經過處理后,尾水水質按最高標準一級A標準排放,可以實現‘排放水質能養魚’的效果……”7月14日下午,“隴原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答…
鄉鎮在城鎮數量中占有較大比例,且呈分散型。根據《2019年城鄉建設統計年鑒》,2019年末全國建制鎮污水處理廠總數為10 650座,平均每個建制鎮建成擁有污水處理廠0.95座,污…
以色列、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多國經驗表明,污水資源化利用是解決水資源緊缺的重要途徑,中國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常年面臨中度缺水的突出問題,但反觀污…
全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管理庫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新入庫項目55個、投資額752億元;開工建設項目40個、投資額417億元;簽約落地項目50個、投資額782億…
近日,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發布《“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發改環資〔2021〕827號)的通知,提出要建立多元化的財政性資金投入保障機制,在中期財政…
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商生態環境部聯合編制了《“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PPP管理體制的科學與否至關重要。中國PPP近年發展迅猛,但是PPP管理體制仍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PPP的長久可持續發展。
“污染第三方治理”打破了“誰污染、誰治理”的傳統模式,變為“誰污染、誰付費、專業化治理”。這一模式的有效推廣,將大幅提升污染治理的效率與效果。
5月13日,《“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發布,并明確2025年總體目標: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60%、全國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能力…
2020年我國水處理行業項目投資9428億元,相比2019年增長38.7%。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5%以上;到2035年,形成系統、…
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近年來通過政府賦權、市場投資、村民受益、企業贏利的農村污水治理模式,打通村居污水治理“最后一公里”。預計至今年底,泗陽縣村級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